曾遇車禍影響聽力 前記者譚蕙芸轉任講師拓第二人生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9/07/18 15:50

最後更新: 2019/07/31 13:14

分享:

分享:

中大講師譚蕙芸認為現在的新聞界失去追求真實的初心,並指這是傳媒和香港的共業,記者必須要抱有開放的態度、堅持報道真實,才可改變行業風氣。

中大講師譚蕙芸出新書《文字欲》,除了輯錄自己的特寫新聞的作品之外,更加分享撰寫特寫新聞之道。譚蕙芸認為現在的新聞界失去追求真實的初心,並指這是傳媒和香港的共業,記者必須要抱有開放的態度、堅持報道真實,才可改變行業風氣。

由記者變老師

譚蕙芸2002年畢業後曾在《明報》及有線新聞台做記者,入行多年,採訪過SARS、四川大地震,2008年卻因多年前的車禍誘發後遺症,左耳剩下三成聽力,更曾一度患上抑鬱,吃了1年的抗抑鬱藥。

我知道35歲後的自己很幸運。35歲之前的我是一貧如洗,因為我做記者做到病、銀行只剩下幾萬塊錢,之後發生的事都不是我計劃出來的。你要遇到多少的幸運,才可以得到這一切?

譚蕙芸口中「之後發生的事」,是指她進入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,一邊教書,一邊採訪寫文章,前段時間還擔任香港電台節目《鏗鏘說》主持人。

譚蕙芸認為記者和教書工作性質大有不同,就如採訪部不會忍受蠢的人,學校卻是有教無類的,因此她花了接近4年才能完全適應。(湯炳強攝)

回顧過去,譚蕙芸收起一貫的大情大性,眉間流露感恩之情。

為弱勢社群發聲

譚蕙芸笑說:「現在與我敘舊的同學都很羨慕我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,雖然他們有很多車子、物業,可是卻過得不快樂。他們都跟我說:起碼你對社會有貢獻。我當時的反應是……」她誇張地瞪大眼睛、倒抽一口氣,表示難以置信。

的確,這些年譚蕙芸把智障人士、露宿者等弱勢社群故事放在鎂光燈下,以文字影響社會。

如2017年政府暫停智障人士的牙科保健計劃撥款,譚蕙芸在聽電台時得知蘇太的故事。

蘇太兒子是智障人士,因牙齒長得「三尖八角」,出門常遭受異樣目光,所以母子不坐座位設計是面對面的地鐵,只敢坐巴士,以免別人看見兒子的正面。

譚蕙芸笑言每篇作品都是自己的心血結晶,因此挑選新書文章的過程並不容易。(湯炳強攝)

譚蕙芸有位家人也有嚴重精神分裂病,她表示:「這麼想寫蘇太故事,是因為我自己都幫不了家人太多。」

她的家庭成員對於此事不想提及太多,但蘇太不同,難得她如此勇敢和樂觀,不介意讓人知道自己的兒子是智障,就使譚蕙芸更想將他們的故事說出去。

後來,譚蕙芸將他們的故事寫成文章<只敢和兒子搭巴士的媽媽>,加上其他傳媒的廣泛報導,2018年食物及衛生局宣佈重新推出為期3年的免費牙科服務給智障人士。

在現場尋寶

這篇<只敢和兒子搭巴士的媽媽>也有收錄在《文字欲》中,書中一共收錄了24篇文章舊稿,分為8個章節 。有討論主流媒體、性別議題的,也有採訪名人如廖啟智和蘇玉華等。

譚蕙芸花了1年半時間籌備新書《文字欲》,過程中還要兼顧教學工作,令她搞笑地高呼出書是慘絕人寰。(湯炳強攝)

書中開端的 3 篇文章探討特寫新聞的寫作技巧,是譚蕙芸遍觀美國普立茲特寫得獎作品、中港台等地的特寫報道,得出既實用又具啟發性的採訪心法。

我想告訴別人,新聞寫作是怎樣一回事、可以是怎樣一回事;特寫是有人味的故事,背後的製作可以花多少心思。也想勉勵行家自愛,我們去做人物專訪的準備做得是否足夠。

譚蕙芸覺得,特寫很講求現場感和代入感,並自言最喜歡到現場「尋寶」。

「『現場』在記者行業中是神聖的,我很喜歡到現場找有甚麼打動我。」個性敏銳的譚蕙芸一旦在現場找到打動自己的個案,便會思考報導的角度,希望也可以打動讀者。

台灣記者房慧真的《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》(圖左)和美國記者Gene Weingarten的《The Fiddler in the Subway》(圖右)是啟發譚蕙芸這次出書的作品。(湯炳強攝)

追求真實的初心

譚蕙芸喜歡報導令自己動容的個案,卻不等於沒要求。譚蕙芸說:「當我感覺到是『假』的時候,我不會收貨。」

那甚麼才是「假」呢?譚蕙芸解釋有些記者未去現場就知稿件怎寫,這只是在重複已知的事,一定不是真相。

像報導車禍,傳媒往往只從煽情角度入手,「不是好爸爸被車撞,而是撞死之前已經知道他是好爸爸了。」她說。

譚蕙芸曾任記者多年,儲下許多出自不同機構和場合的記者證。(湯炳強攝)

新聞千篇一律,出現既定的寫作套路,逐漸變成陳腔濫調,譚蕙芸認為是由於記者從業後變成行家,過度執着於拍攝、報導的技巧和工序,漸漸忘記要追求真實、貼近真實的初心所致。

那要如何改變?譚蕙芸總結:

懷着開放的心,綜合思考,找新的角度和取材,那就是「真實」。

她在<記者的共業>一文的後記也有提到:「如何令不同立場的人看完你的文章,仍覺得『公道』,也是特寫新聞記者的使命。」

撰文 : 周倩鈺、李榆佳 TOPick記者